道德经 制惑第七十四
制惑第七十四 民不畏死,治国者刑罚酷深, …
河上公,是历史上的隐士,其为老子作注的《河上公章句》成书最早、流传最广、影响最大,但是其姓名生地无人能知。《神仙传》载:“河上公者,莫知其姓名也”。
河上公亦称“河上丈人”,河上真人,齐地琅琊一带方士,黄老哲学的集大成者,方仙道的开山祖师。河上公修仙得道之处在琅琊 (今琅琊台附近)天台山。对此,东晋葛洪在《嵇中散孤馆遇神》中说:“纪年曰:东海外有山曰天台,有登天之梯,有登仙之台,羽人所居。天台者,神鳌背负之山也,浮游海内,不纪经年。惟女娲斩鳌足而立四极,见仙山无着,乃移于琅琊之滨。后河上公丈人者登山悟道,授徒升仙,仙道始播焉。有嵇康者,师黄老,尚玄学,精于笛,妙于琴,善音律,好仙神。是年尝游天台,观东海日出,赏仙山胜景,访太公故地,瞻仙祖遗踪,见安期先生石屋尚在,河上公坐痕犹存”。
制惑第七十四 民不畏死,治国者刑罚酷深, …
贪损第七十五 民之饥,以其上食税之多,人 …
戒强第七十六 人之生也柔弱,人生含和气, …
天道第七十七 天之道,其犹张弓乎?天道暗 …
任信第七十八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,圆中则圆 …
任契第七十九 和大怨,杀人者死,伤人者刑 …
显质第八十一 信言不美,信者,如其实。不 …